feat: readme

This commit is contained in:
merlin
2025-10-16 17:32:48 +08:00
parent 947a0b085f
commit 30f99f78f2
5 changed files with 75 additions and 0 deletions

View File

@@ -1,4 +1,5 @@
# nfs系统创建指南
意在创建一个可共享、跨节点可用的存储系统供k3s、kubernetes使用的文件系统
**安装nfs-kernel**
@@ -17,6 +18,7 @@ chmod -R 777 /data/nfs
```
**编辑配置文件**
向/etc/exports文件中追加以下内容
```

View File

@@ -0,0 +1,46 @@
# nginx-ingress常见问题
nginx-ingress相比较与traefik-ingress对开发者而言貌似少了一些亲和力
很多东西都要自己配置
**413报错**
就是上传的文件大小超过限制的报错
今天在捣鼓自己的仓库的时候发现的,命名中转服务器设置了
```
client_max_body_size 0;
```
但是还是出现413的报错那么问题就出在集群的nginx-ingress了
查看日志定位了问题
2025/10/16 08:08:59 [error] 4876#4876: *2094938 client intended to send too large body: 288100865 bytes, client: 10.0.0.1, server:....
于是去网上查找解决方案:
### 配置ingress
```
apiVersion: networking.k8s.io/v1
kind: Ingress
metadata:
name: gitea
annotations:
nginx.ingress.kubernetes.io/proxy-body-size: "500m"
```
给对应服务的ingress添加annotation: nginx.ingress.kubernetes.io/proxy-body-size: "500m"
个人认为这是比较好的方法,对上传文件大小做更细的划分
还有一种配置全局的:
### 配置configmap
```
data:
proxy-body-size: 500m
```
找到对应的configmap根据[官方文档](https://kubernetes.github.io/ingress-nginx/user-guide/nginx-configuration/configmap/#proxy-body-size)中的表述解决413报错需要配置proxy-body-size覆盖原有默认配置默认值只有1M

5
readme.md Normal file
View File

@@ -0,0 +1,5 @@
# DOC
### 这里存放一些指南以及debug的经验
**不定期更新**

View File

@@ -1,9 +1,12 @@
# rke2集群搭建指南
rke2仅支持单宿主机单节点否则会出现一堆问题
**前期准备**
根据官方文档进行kubectl工具安装
依次执行:
```
curl -LO "https://dl.k8s.io/release/$(curl -L -s https://dl.k8s.io/release/stable.txt)/bin/linux/amd64/kubectl"
@@ -14,6 +17,7 @@ sudo install -o root -g root -m 0755 kubectl /usr/local/bin/kubectl //安装kube
安装完成后可以执行kubectl version --client 查看当前版本
根据官方文档进行rke2的安装
执行:
```
curl -sfL https://get.rke2.io | sh -
@@ -26,30 +30,42 @@ curl -sfL https://rancher-mirror.rancher.cn/rke2/install.sh | INSTALL_RKE2_MIRRO
#### 关键
**如果你需要使用非localhost访问集群kubernetes api需要添加--tls-san {machine.ip}**
我是这样操作的:
首先运行
```
systemctl enable rke2-server
```
不出意外应该会输出service文件位置例如我的
![alt text](./images/image1.png)
使用nano打开找到execstart命令组的rke2 server
追加内容 --tls-san {machine.ip}
例如这样:
![alt text](./images/image2.png)
保存退出
**关于镜像拉取**
个人认为躲不掉,配置以下环境变量的事情
根据.service文件可以得知systemd启动rke2-server时会读取以下目录的环境变量
EnvironmentFile=-/etc/default/%N
EnvironmentFile=-/etc/sysconfig/%N
EnvironmentFile=-/usr/local/lib/systemd/system/%N.env
%N为服务名
于是可以直接创建环境变量文件这里我选择了nano /etc/sysconfig/rke2-server文件夹可能提示不存在创建一个即可
添加如下内容:
```
HTTP_PROXY=http://127.0.0.1:7897
@@ -71,7 +87,9 @@ systemctl start rke2-server
```
等待一段时间,成功后在/etc/rancher/rke2目录下有rke2.yaml,这个文件相当于集群最高管理员的密钥
可以直接使用rke2自带的kubectl也可以用全局的
全局的话有两个办法:一个是全局变量的形式,另一个是直接创建或追加集群、用户内容到~/.kube/config
至此rke2集群便可以正常运行了

View File

@@ -2,9 +2,11 @@
**背景**
博主使用的架构是
用户-->中转服务器nginx反代-->wireguard-->rke2集群网关nginx
因为有中转tls握手需要在nginx实现一次
因为有wireguard自己会加密所以tls可以终止与中转服务器nginx
通过搜索资料得知这样也可以实现自动化利用scp和ssh创建一个pod监听tls证书生成
@@ -12,6 +14,7 @@
然后分成nginx需要的pem和key连同server配置块一同上传到中转服务器
scp需要登录用户对文件夹有写入权限这一点有时候比较难注意到
因此推荐使用sudo tee的方式这样可以在服务器配置该用户sudo某些指令不需要使用密码ssh连接使用bash更加方便
@@ -19,6 +22,7 @@ scp需要登录用户对文件夹有写入权限这一点有时候比较难
使用预先创建的ssh密钥或者让pod自己生成ssh密钥
自己创建的密钥打包进入容器后记得设置权限私钥600公钥644否则ssh-server不会使用
上传例如这样:
```
ssh_command = [